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回到老地方怀旧句子)

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姚启超

昨天晚上,在电脑上看电影《芳华》中有一个镜头是何小萍在大礼堂跳舞,看到这里我内心一颤,我立马就回忆起了我军旅生涯第一站,老部队营区苏式营房——仿照前苏联的兵营修建的大礼堂。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1977年1月,我军旅生涯第一站,老部队地处滇西南临沧县博尚公社(现博尚镇)。

当兵第一年,我写作的新闻报道在北京解放军报、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云南日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发表10多篇,部队给我荣立三等功,同时作为预提拔干部苗子参加陆军第十一军新闻报道摄影培训班学习,调部队政治处宣传股报道组担任新闻摄影报道员,办公室以及宿舍就在大礼堂旁边,凡是部队在大礼堂开展活动,我都要在大礼堂开展摄影报道。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我们的营房,是苏式营房——上世纪五十年代仿照前苏联的兵营修建的老建筑。清一色的平房,红墙而黑瓦,横平而竖直。这地方就是博尚军营,距离临沧近20公里。据说这军营是按老大哥的图纸建造的,若从空中瞭望,司政后、各连的营房的布局,就像一个“苏”字的形状。这老大哥真是大包大揽无孔不入!当年全盘学苏联,依葫芦画瓢,营房的大小高低、样式结构乃至布局分布,均按老大哥的图纸设计。这完全有可能,但要说从空中看上去像一个“苏”字,未免牵强。且不说老大哥懂不懂中文,就是懂一点,上世纪50年代汉字还没有简化,我们读小学写“苏联”二字还是很费劲的,要写成“蘇聯”,你说从空中看去就像一个“苏”字,那苏字是简体还是繁体?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其实,在上世纪6、7、80年代,这样的大礼堂遍布大江南北的军营,十分常见。除了那些新建的营区,很多单位都有一座这样的大礼堂。大礼堂的中心是舞台,木制的舞台漆成了紫红色,紫红色的漆大都已不完整,斑驳出久远的年代感。椅子呈鹅黄色,光溜溜的,也是木制的,座椅向上拱,椅背朝前拱,木头都很薄,但质量不错,只是坐上去开始很舒服,久了就不行,主要是硌屁股。坐在木制椅子上的大部分都是战士,他们一落座,个个就比着赛着地拔腰板,有蚊子叮不能动,鼻子尖痒痒也不能挠,更别说交头接耳相互打趣了。标准要求之高,和站军姿差不多。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队伍集合都是打了提前量的,总要提前10多分钟入场。多出来的时间不能闲着,会场指挥员会要求大家或以单位为单位,或以方阵为单位进行拉歌。拉歌看起来拉的是歌,其实比的是嗓门和气势。指挥唱歌的战友可能只会重复一两个单调的收放动作,但别小看这一收一放,它却可以把蓬勃奔放的青春血性凝聚成山呼海啸般的力量。在那排山倒海般的声浪激荡中,原本有些羞涩的指挥也自信起来,俨然具有了指点江山的气魄。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如果你对那首歌不熟悉,那作为外人,你根本听不出来他们唱的到底是什么歌词,或者说即便你很熟悉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但在某个关键的节奏节点上,又会觉得这个调调不太对,差了一点,抑或是多余了一点。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战士们真是发自肺腑地在唱,真诚,洪亮,导致整个礼堂的气氛立马炽热起来。唱歌的声音完全是从嗓门处不打折扣地吼出来的,一点假都不掺,有小伙子们脖子上鼓胀的青筋为证。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大礼堂气氛最为轻松的时间一年中通常有两次,一次是年底总结表彰大会,一次是春节晚会。总结表彰大会可以理解,喜庆的日子,受表彰奖励的官兵披红戴花,挨个儿走到主席台前,向首长敬礼,接过首长颁发的奖章证书,再统一向后转,朝观众席亮个相。这些披红戴花的人表情严肃,但个个心里欣喜得意。坐在礼堂观众席的官兵热烈地鼓掌,热情洋溢的掌声送给台上战友的同时,也在给台下的自己加油——明年见。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其他晚会大部分都用不上大礼堂,因为部队要么集训、要么驻训,总之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官兵看重的八一晚会往往都是在野外驻训地临时搭台临时演出,运气好的话,会赶上或专业或业余中比较专业的文艺慰问小分队前来表演慰问。那个时候的官兵就不像在大礼堂里那般拘谨了,欢畅的笑声铺满整个野外的山坡河谷,那是他们最为放松的时刻。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只有春节晚会恰好是在任务活动相对轻松的时节,人员又集中,所以领导一般较为重视,从服装道具到舞美设计,从节目审查到晚会彩排,都有指定领导全程参与指导。因此,这场晚会就显得尤为隆重,是战士们一年到头的重头戏,也因此,从彩排到演出的这段时间,大礼堂最为热闹、最为繁忙。春节晚会的主角自然是年轻的官兵,个个有的是力气,活力充沛,激情四射,表演个格斗术、军体拳、捕俘刀,或者蹦蹦跶跶跳个街舞、藏舞、骑马舞。只要战士们一上场,具有年代感的舞台立马重获青春,被蓬勃的朝气所笼罩。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每次部队组织演练演习动员部署大会,都要搞挑应战,大礼堂就又派上了用场。主席台一面,两名精干的战士戴帽子扎腰带,陆战靴擦得锃亮,左右一站,中间拉起一张红纸黑字的挑战书。一名指挥员,当然往往是军事主官,站在挑战书边上,意气风发地念一遍,最后吼问一句: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台下官兵就会像打了兴奋剂的小老虎一样,用把礼堂顶给掀翻的架势,连声回应道:有有有!这样热火朝天的场面总是令年轻的战士们热血沸腾,甭管挑战方还是应战方,个个血脉偾张、稳操胜券的气势。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虽说大礼堂的年龄比大部分官兵的年龄都长,但木制舞台没塌一块,木制椅子没坏一把。大礼堂像是一名老兵,年龄不小,军龄也很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它目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老兵,迎来了一茬又一茬的新兵,而自己却一直没走,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包容与坚守。

充满回忆老地方的句子(军旅记忆;回忆老部队老营房(散文))

1985年百万大撤军,我所在的部队属于撤销。但是,苏式营房—大礼堂一直还存在。我离开了老部队,继续在部队服役。

(姚启超,贵州省关岭县人,退役军人、军转干部、1959年生,1976年高中未毕业投笔从戎,曾经戍守云南边陲,从事军旅新闻、宣传、文化等工作,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等等媒体发表文艺作品若干,后转业地方党政机关工作直至退休。现居贵阳,一生酷爱新闻、文学,几十年笔耕不辍,小有建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