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描写片段(道尽池塘里的荷花荷叶的景色)

文化熏陶 思想融画 意韵致雅

——沈维才荷花作品赏析

▓ 张澜涛

中国画为什么总是那么有魅力,以至于使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呢?

我以为这除了画家的技法渲染之外,还有意境的表达和思想的融入,这样方能使人们对绘画艺术产生欣赏浓郁兴趣。

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员、北京中国画创作院特聘画家、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只此艺术园友、花鸟画家沈维才先生的荷花作品,注重把他的主观感受与思想情感,融进他平日荷花创作的过程之中,因而使其笔下的荷杆、荷叶、荷花的姿态,与众不同,富有鲜明的艺术特质与个性,展示了他别具一格的笔墨才华,以此支撑他艺术创作一方崭新天地。

1.受到荷文化的熏陶,与荷花结下不解之缘。

沈维才自幼爱读书、爱画画,无论荷花的文还是荷花的画,他都非常的痴迷,充满了好奇感。每每见到与荷花有关诗文,他都要弄懂为止,变成自己学习的收获,心里才踏实。诗经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诗句,沈维才读后格外地怦然心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用诗描绘荷花在池塘里盛开的情景,开华夏荷花以诗而咏的先河。

顺着这个脉络梳理,沈维才又阅读到建安三国文学家曹植对荷花的深情描绘:芙蓉妩媚碧塘开/清逸绰约舒倩影;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曹植含英咀华的文笔魅力,使沈维才对荷花画创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灵感,思想与精神层面的升华,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他深感自己的底蕴在积累, 受到了荷文化的熏陶,创作的自信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真正深刻影响沈维才荷花图创作思维构架的形成,还要数“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他的那篇千古名作《爱莲说》,从文学演绎的视角出发,支撑起荷花文化的思想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正是莲花圣洁高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品质 ,让画家沈维才把对荷花的热爱上升到了文化层面,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至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坦荡诉衷情之说,在沈维才的心里那就更是古今文化人对荷花寄托的无限赞美与颂扬。

苏东坡笔下的“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李白笔下的“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及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笔下的:“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花五分香,”精彩描绘,一概地让沈维才感觉受益匪浅,像找到艺术情愫宣泄的凸点,对其笔下荷花画的创作产生了盎然兴趣,成就了他“四六宣纸满塘荷,墨色丹青渲俊彩”艺术生涯的生动写照。

2.思想入画出灵感,笔墨寄托荷塘间。

思想是活的灵魂,思想有多远艺术就能走多远。沈维才在观察自然界荷塘时,看到荷打着的蕾花,或是有花朵的盛开;看到蜻蜓落在荷的尖尖嫩角上,或是在不停地萦绕飞舞;看到清澈的池水中有鱼儿快乐地嬉戏,或是被叶投下的阴影遮盖着亦隐亦现的鱼身,他都会仔细观察好长时间,边观察边想象,想的最多就是用什么思想为触碰点,把所见所闻绘制到宣纸上去,成为一种灵活思想的定格,寄情于画面之上,进而让真实的荷塘赋予艺术生命力,表达画家的创意思维对真实情景的升华。

荷花的描写(书画苑|沈维才荷花作品赏析文化熏陶_思想融画_意韵致雅)

采得荷花带叶香 沈维才作

沈维才曾创作过一幅题为《采得荷花带叶香》画作,取荷塘一隅的景,画面上可见瘦劲的荷杆,不算太过稠密的叶,参差不齐的蕾与花,并夹带了一些与荷同生的蒲草,上面有飞舞的一对蜻蜓,水里有三四条游弋的鳜鱼。画家用这些元素在画面上组合,其思想的基本流露是表达夏日荷塘的生机盎然,引申的意思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就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的运转,荷塘就是其中最美的景致,所绽放的莲花又能出淤泥而不染,给人以清廉正直,一尘不染的启迪,人如若能跟莲花的品质相媲美,哪还有什么优劣之分呢?

透过画家沈维才这幅充盈情怀的画作,不难看出画家的思想所连带折射的是比较深刻的喻意:

a.不落停于荷而飞舞的蜻蜓,是种拟人化表现手法的运用。蜻蜓欲将美丽的荷塘看个够,若是画家把蜻蜓画的落在荷的嫩角上,就会使人感觉有“小荷才露尖尖角”俗套的翻版,思想受到古人诗词的支配,显现的就不是画家自己的想法了,这很重要。由此可见,绘画风格的与众不同,实际就是画家的思维与思想的不同及区别,艺术个性化特点,就是不雷同、不重复、不复制。

b.蒲草生在荷的花叶丛中,是种隐喻表现手法的运用。有荷生长的地方就有蒲草出现的身影,这除了体现自然界景物丰富多彩之外,画家侧重要表达的是蒲草衬托了荷的单调与孤寂的存在,用它来点缀荷的花叶,使自然之美多样化。多了荷与蒲草对比,亦是画家的笔墨变的色彩斑斓,在不同情景交融之中,表达了笔墨寄情的韵味,为其画作起到增色添彩的微妙作用。

c.鳜鱼张大嘴巴在荷塘里游弋,是种夸张手法的运用。鳜鱼是淡水鱼里最为名贵的鱼种,是徽帮菜名“臭鳜鱼”上等食材。画家把鳜鱼画的那么肥美,是跟它张着嘴巴不停地觅食池塘里的小鱼小虾,有着密切的联系,吃的塘中难见小鱼的影子。莲花美、鳜鱼美,荷塘生机无限处处美,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画家把荷塘营造到宣纸上去,使其思想生命力有了艺术主张的支撑,来于真实高于真实,意义就不同于寻常了。

3.以风中的荷为灵动飘逸的变形美,展示荷绰约多姿的神采。

在画家沈维才的笔下,静风状态下的荷他也画过不少,但画的最多的还要数风荷。因为他认为风的驱使能使荷从杆叶花的形态发生位移与变形,打破了荷静美时的单一化的格局,使荷呈现不同境遇下的形态之美。

从画家所呈现的下列画作来看,风荷的美托宽和延伸了荷静态美的视角空间,使人更具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作品一《六月风来一水香》。精美的画作加题富有诗意的画名,便有了诗情画意的氛围。画面上数朵盛开的淡雅的红荷,与大写意、朦胧的叶,随风摇曳,构成了风吹花叶灵动的美感。

荷花的描写(书画苑|沈维才荷花作品赏析文化熏陶_思想融画_意韵致雅)

六月风来一水香 沈维才作

表面上看起来画家侧重描绘是的荷花,但实际表达的是叶在风中的造型,衬托了荷花开放的氛围,展示了花叶相得益彰互映的美,超越了静态的寻常,使风吹荷变瞬间灵动飘逸起来,借助于风的力量,富于了画家的想象,进而为笔墨描绘提供了尽情发挥的空间。

那满塘被荷香映染的水,一群鱼儿在快乐地徜徉游弋,渲染了六月风来的勃发生机。鱼的鲜活的生命,带动了一塘的荷充满了活力,或许自然界的生机就是这般心心相印,使画家笔墨丹青的使然变的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荷花的描写(书画苑|沈维才荷花作品赏析文化熏陶_思想融画_意韵致雅)

常有禅心悦 但闻荷花香 沈维才作

作品二《常有禅心悦 但闻荷花香》。荷花的禅意之说由来已久,相传莲花仙子是天帝的女儿,她私下偷了百草种子来到人间,在湖边遇到了名叫藕郎的小伙子,与他相爱结成婚配。天帝知道了这事就成全了他俩,让藕郎变成了白藕,天帝的女儿变成了莲花。白藕与莲花在湖边安家,从此年年将白藕、莲子及祥和之花奉献给人间。

荷的禅意体现的是超越的思想境界,她让画家沈维才的禅悦之心变的虔诚而明晰,具体落实在描绘荷花图的笔墨上,就是通过微风轻拂荷叶的变化,画出叶片写意的形,勾勒荷花重重叠叠的瓣,使荷花开放的无比硕茂、艳丽,堪比国色天香牡丹一般的丰满,表明荷花受到禅意的熏陶,故而用充满禅宗底蕴的力量含苞怒放,使画家的思想情怀与主观情感得到了展示与释怀。

荷花的描写(书画苑|沈维才荷花作品赏析文化熏陶_思想融画_意韵致雅)

映日荷花别样红 沈维才作

作品三《映日荷花别样红》。画名取自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风吹荷叶摇曳不停,是画家沈维才最喜爱描绘的情景,他的思想灵动迸发出的创作激情,就是刹那间构图大写意的表达。接天莲叶的碧翠,在画家笔下成墨色浓淡的铺设,看似朦胧一片、混淆难理的色彩,但仔细看还是能够分辨出的叶与叶互为独立地存在,不乏婀娜多姿和生机勃发的再现。

为了画面风格的统一,沈维才采用同样的表现手法,对荷花做了大写意的构思与处理。无论是开放的还是打朵的,既然是别样红,就索性要红的鲜艳、扎眼、醒目,红的像火一般灿烂,红的出众、妩媚而爽目。

画面上的蜻蜓似乎受到了红荷的感染,不停地盘旋飞舞,把红的耀眼、如火一般盛开的荷花看个够,连同那密密匝匝、铺天盖地的荷叶,都是蜻蜓眼里繁花似锦的世界,还有那被红荷映红了身体的鱼儿,一道组成了画家笔下《映日荷花别样红》万千思绪的总汇,是种美图美意、情景交融的艺术展示与分享!

在南京花鸟画家行列里,沈维才是个颇具艺术主张与个性的画家,他的荷花花鸟画,思想融画,意蕴生动,别具一格,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4年前沈维才在六朝博物馆举办过荷花作品专题展览,连续展出三个半月(105天),创造了中国画个展时长记录,展出期间观展人流络绎不绝,在古城南京产生了轰动效应。与此同时,在展览期内沈维才有多幅大型荷花作品被收藏家、企业家及宾馆酒店,以不菲的价格收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