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优美词汇1000个(《西游记》真正的精髓)

西游记优美词汇1000个(《西游记》孙悟空的这句口头禅_才是《西游记》真正的精髓)

作者:风林秀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说过的名言很不少,比如上次我们反复提到的“求神问卜,不如自己做主”。之所以是名言,关键在于“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本文我们要说的是孙悟空平时的一句口头禅,这句口头禅却是更有惊天大智慧。

记得孙悟空为群猴去探水帘洞,出来之后,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造化!正是孙悟空的口头禅。

下面咱们就具体说说造化。先说说孙悟空到底有什么造化,再说说普通人应该有什么造化。

1.

其实西游记开篇就有一首诗: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记》的全称就是《西游释厄传》,其重点是释厄,而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西游上了。

明朝理学家李贽说,释厄二字,着眼。不能释厄,不如不读《西游》。

接下来我们说,什么是造化呢?

所谓的“造”,其实就是“无中生有”。我们平时看到的万物繁衍,其实都不是造,是生。《金刚经》就说过,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世间众生,都是“有中生有”。惟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孙悟空。

刚才我们说,“无中生有”为造,“有中生有”为生。那么孙悟空算是造还是生的呢?要弄清楚这一点,咱们看看女娲造人就知道了。女娲是用泥土造出来的人,因为泥土本身是不会产生人的,所以这里就是造。

那么孙悟空是哪里来的呢?他是石头里蹦生出来的。你若说他是造出来的吧,可是还缺少了造人的女娲。《西游记》中说,花果山有一块仙石,有九孔八窍,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产一石卵,见风而化成一个石猴。

这就是孙悟空出世的全过程。也可以说,孙悟空的出世是介于造与生之间,突出的特点就是化。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孙悟空就是“造化而生”。所以平时孙悟空就把造化二字经常挂嘴边了。

孙悟空出世本身就是造化。包括要有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巧之又巧的加持,还要有仙胞自身的通灵感悟,一切凑在一起才有了这巧夺天工的造化。

既然是造化弄人,那么孙悟空之后巧遇菩提祖师当然更是他的造化了。

菩提祖师别人是根本遇不到的。灵台方寸山是造化,斜月三星洞是造化,砍柴的樵夫是造化,那孙悟空的师兄弟们也都是造化。因为这些人和物事,从孙悟空学艺归成之后就都“渺渺茫茫无人见”了。

我们说了这么半天,基本上算是把孙悟空的造化说清楚了。那大家可能会觉得,孙悟空的造化与我等凡夫俗子又有何干呢?当然有,这干系就来了。

2.

孙悟空在高老庄收的猪八戒。但如果没有这个普通人的造化,这还就擦肩而过了。可能有人觉得,你又捆风吹水,搞什么眼前花了,那猪八戒是受菩萨之命专门等待取经人的,怎么可能会错过?

是的,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但我们需要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已经安排好了,依然会有差池。安排是天命,怎么做依然是人事。这就叫尽人事而听天命。但如果只听天命而不尽人事,也万万没有成功的道理。就比如说唐僧这个人,他前世金蝉子转世九次都没有取经成功,难道也是佛祖故意放出的修禅晋级的bug不成?

所以说,积极的人生态度很重要。

到了高老庄,孙悟空见一人急匆匆雄赳赳要出村。悟空一把把他拽住问路。那人却不答话,急欲挣脱而走。悟空抓住那人不放,说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看,悟空智慧广大,随便说出一句话都是向善之言。可偏偏那人就是不说话,还气得乱跳。就连旁边唐僧见了都说,旁边也有人过来,你非抓住他干嘛?

唐僧的智慧在这里就明显不够。而悟空则这样说,问别人无趣,须是问他,才有买卖。

悟空从这人神情上看到了什么买卖呢?当然是降妖除魔了。他是一个驱魔人,所以驱魔就是天职,也是天性。

那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跟悟空实话实说了。

此人正是高老庄高太公家的高才。是要出庄请法师捉妖的。

许多时候,真佛在面前,人们就是不肯认。有诗为证: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

又有诗云:

真佛不肯认,置功枉受困。不知清净心,便是法王印。

所以说,没有清净心,就算两个真佛到了身边,你一样是欲火中烧。眼前的高才既是如此,因为他比较愚痴。

好在孙悟空没有放任他自流,他对高才说了一句偈语:你的造化,我的买卖。

驱魔就是悟空的买卖,也是他的真修。这与驱魔本身并无直接关系。

事实上,悟空一路降魔的过程,就是真修的过程。五庄观的时候,孙悟空还是太乙散仙,吃了人参果之后就修成太乙真仙了。

悟空的买卖是真修,那么高才的造化在哪里呢?

收了猪八戒之后,高太公拿出一托盘银子要赠给唐僧师徒。悟空抡开手抓了一把,然后送给高才,说道,昨日累你引我师父,今日招了一个徒弟,这些碎银子,权作带领钱。

银两看似俗物,但对于高才此等凡人来说,却是恰当的回报。以银钱之物做为人间俗事的衡量,最是恰当不过。倒比那些心中明明想得是生意,说出来却成了主义的强了不知多少倍。这一点,如来佛祖最是通透。即使唐僧师徒历经千山万水去灵山取经,那经也不能白取,最后也把紫金钵盂留下了。越是说在眼前,说在当下,越是清楚透明。越是遮遮掩掩,越是腌臜难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4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