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谊离别不舍心情说说)

有人曾说,短暂的相聚与长久的离别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只有到了最终分别的时刻,才能明白离别究竟有多苦。

在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人们也许已经无法深切体会到离别后的重逢有多么来之不易;但在山高水长,交通和通信都不甚发达的唐代,游子离乡,将士出征,友人谴谪,游历山川……每个不得不分别的时刻,都意味着一别之后很可能再难相见。

那么,唐人究竟如何看待离别,又有哪些送别习俗呢?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一:送别这么伤感的事儿,唐人却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相较于将离别与后会无期画等号的前朝,远行对唐人来说并不算太稀罕的事;而这也让唐人眼中的里边变得有点“司空见惯”。

从社会风气来看,勇于出门远行的人变多了。

大气开放的社会环境,让李白一般肆意的诗人得以出川入蜀,也让不少有心仕途的读书人选择外出打拼;所以,唐朝既不缺走遍名山大川的文人墨客,也不少在各地都留下了政绩的辛勤官员。

因为“四处溜达”的人多了,所以一部分唐人也逐渐“适应”了送别,在这些人眼中,送别可能跟现代人送孩子出国留学没有太大不同。

就像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样,虽然一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但仍能豪迈的举杯相送,因为离别并不等同于伤感,每个离别之人都在奔向属于自己的,更好的人生道路。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从经济文化的发展来看,离别可能既是为了谋生,也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与更注重农业的前代不同,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让商业在唐朝获得了长足发展;而随着商贸活动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也从土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成为了走南闯北的商客。

对不少以经商为生的人家来说,漂泊在外是常态,离别更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自然就不会对送别感到陌生了。

除商人之外,游历求学的学子和赴京谋仕的官员同样也是“离别大军”中的主力。在科举制正式兴起的唐朝,虽然游子们离家之后的前路充满未知,但只要能在外打拼出一番事业,依靠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谋得一官半职,那么重逢之时的喜悦也必将冲淡离别的感伤。

二:唐朝文人送别友人,“花样”比你想的还多

跟现代流行的送别酒,接风宴类似,唐朝人的送别也是很讲究“仪式感”的;不仅要选特定的时间,还要通过一些特定的“流程”来彰显自己的不舍之情。

1:在唐朝文人看来,清晨和傍晚是最适合说“再见”的。

清冷的街道,稀疏的人烟,清晨或傍晚斜照的阳光,加在一起总会给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黄昏时分,对前路的未知总能加深游子的离愁别绪;一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描述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场景,就是将即将落下的夕阳与前途未知的道路结合在了一起,用孤单远去的身影,来展现送别之人不舍的心情。

而《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类清冷无人的早晨,则更让远行之人对旅程充满期待。

但不论是清晨还是黄昏,送行之人的心里总会有一丝不舍,而这种不舍也就融入了环境当中,成为“借景抒情”的经典案例。于唐代文人而言,与其说清晨和傍晚最适合说再见,不如说这两个时间段中蕴含的情感,更能让朋友明白自己的心意。

除了有“特定”的送别时段,送别“仪式”同样备受唐人重视,毕竟交情越深,就越珍惜与友人在一起的时间。

2:折柳,是最具代表性的送别仪式,其中蕴含着文人对亲友的留恋与不舍。

因为“柳”与留同音,所以自汉代以来,折柳就成了送别时表达留恋之情的不二之选;而在最早的《折杨柳》曲中,也是通过伤感的音乐来表达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到了唐代,文人们同样没有放过饱含挽留深意的柳树,还将折柳变成了送别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如《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所描述的那样,只要一看到柳树,在外的游子就能想到自己的故乡,想到折柳相赠的远方故人。

3:诗歌相送,是哀而不伤式送别的代表,也彰显了唐代文人达观开阔的胸襟。

对生性乐观,将远行视作历练的唐人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等同于伤感。就像《赠汪伦》一诗中汪伦送李白远行时,“忽闻岸上踏歌声”式的送别,就让人们觉得眼前一亮。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李汪二人友谊深厚,离别时刻不可能没有一丝不舍,但这种唱歌相送的方式,却冲淡了离别的感伤,让人们相信重逢并非遥不可及。

4:饮酒相送,是最“接地气”的送别方式,也最能直观体现离别的伤感。

对常年驻守边塞苦寒之地,经常要面对离别的人们来说,大概没有比饮酒相送更能展现出豪迈气魄和乐观心境的了。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其实,不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还是“中军置酒饮归客”,亦或是“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都是将离愁别绪浓缩在这小小一杯酒当中了。

众所周知,古人爱饮酒更爱借酒浇愁,而在离别时刻饮酒相送,无疑是将不舍与担忧的情绪浓缩在了杯酒之中;在前路慢慢,一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的唐朝,一杯送别之酒,就是对朋友最真诚的祝福。

5:出城远送,是践行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最终环节”。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不论是送别友人,还是告别亲朋,唐朝人都习惯将对方送到城门之外,直到不得不分别之时,才会停下脚步;而这一习俗,也让远去的背影成了送别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据《鉴诫录》一书记载,唐朝时有一官员送别友人,就因不舍分别而一直送到了城外,而由此也不难看出,在唐朝文人心中,也许只有看着离别之人渐行渐远,才能平息内心的不舍之情。

三:不论何时送别,祝福平安都是主旋律

众所周知,送别行为本身所包含的情感,就是对远行之人的不舍以及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所以,即便唐人已经习惯了分别,也不会忘记将祝福送给朋友。

在安史之乱前,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人们对于分别的感伤并不大;那时,人们习惯以折柳和祭祀水神的仪式来预祝有人一路顺风。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在唐代文人心中,柳枝不仅是挽留的代名词,也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他们希望柳树“随遇而安”的特性能保佑亲友,让他们不管去往何处都能很快适应环境,并平安顺利的生活下来。

毕竟在那个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故乡的年代,因远去他地,水土不服而丢掉性命的人可不止一两个。

而对于经由水路远行的亲友,唐人们则会在对方登船之前进行一场简单的祭祀,以此祈求水神保佑,避免发生危险。

事实上,虽然相应的仪式十分简单,甚至有点像“精简版”的端午习俗,但这份祈求平安的心意才是人们真正看重的。

安史之乱过后,社会环境急速恶化,人们对于分别的担忧也更大了;因为不少人战乱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所以此时的送别中往往充满了对前途的迷茫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那个时期,除了保留折柳和祭祀的祝福习惯外,唐代文人也通过不少“忧心天下”的诗句,表达了自身的担忧、不满和希冀。

就像杜甫在“三别”之作中叙述的那样,新婚之夜的别离之苦,垂老之别的生死殊途,无家之别的民生多艰;无不让人担心一别之后就是生死相隔,但从“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样的句子中仍然能看到,人们期待重逢,并祝福亲人平安归来的朴实愿望。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而即便是到了晚唐,藩镇割据的局面让重逢变成了奢望,“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样的愿望,也让人们相信青鸟会将关心和祝福送到对方身边。

小结:

在唐朝,颇具“仪式感”的送别既承载着亲友的美好祝愿,也浓缩着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期待。

因为即便前路艰险,有祝福加持的行者们也无惧风浪,而每个坚信重逢必将到来的人也会将伤感转化为对未来的期待,用乐观和浪漫的情怀,迎接不知何时到来的相聚。

而唐人的乐观精神,也成就了送别诗中的浪漫主义,也让后人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写实诗句下的浓烈情感。

朋友分别时不舍的句子(友人分别唐朝有哪些送别习俗?写诗饮酒最浪漫,折柳祝福是主旋律)

对诗人来说,离别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将新奇瑰丽的色彩融入送别时的心情,却能更好地宣泄那些压抑在内心的情绪,让离别不再感伤。

可以说,那些充斥在送别诗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就是诗人们情感的具象化产物;在他们笔下,平平无奇的花草可以成为枯荣岁月的见证,奔流不息的江河也可以成为传递消息的媒介;而即便分别的时刻再伤感,诗人们也能用文字描绘出的重逢,让人看到再见的希望。

参考文献:

《全唐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