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流的全诗(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

黄河入海流的全诗(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13《登鹳雀楼》)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如何记忆?

诗名:登鹳雀楼

堪称登楼第一名篇。

作者:王之涣

王之涣,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诗词:

一、二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此诗对仗极其工整。白日、黄河,依山、入海,尽、流。

登楼远眺,山河壮阔,仅仅十个字,画面如此广阔;日薄西山,黄河入海,一静一动,一慢一快,日光慢慢散去,大河奔涌入海。

三、四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更上,千里目,一层楼。

想要纵览千里风景,就要再上一层高楼。站得高、看得远。格局有多高,眼界有多宽,事业有多大。

此诗一个“尽”字,一个“穷”字,都是什么意思?

尽,一般是完毕、终止的意思,这里是消失的意思;穷,也有穷尽、完结的意思,它俩有何不同?主语不同。前者是日,后者是人。日尽,人穷。

集异记》中记载了一段王之涣的趣事:

话说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一同到酒楼喝酒。忽然有梨园十余人登楼聚会宴饮,席间有四位漂亮的女子吟唱当时的名曲。三人打赌:“我们在诗坛也算名人,未分高低。今天歌女们唱谁的诗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了一道:“一首啦”;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一首”;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啦。”

王之涣说:“这几个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唱的不过是‘巴人下里’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于是指着最漂亮的一个歌女说:“她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都不和你们争了;如果是我的,二位就拜我为师吧。”

只听那位歌女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笑着对王昌龄和高适说:“乡巴佬,我没说错吧?”三人开怀大笑。

“尽”字飞花令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3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