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心句是哪一句(《爱莲说》详解)

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周敦颐1017年生,1073年去世。

王安石是文人,尽管他是个政治家,历史学家,但是他也是专业的文人。苏轼这些就更不用说了。周敦颐,他主要不是干文学这块的,他是个思想家。他是研究理论的,但是他也偶尔有一点点文学作品。像《爱莲说》,就是他很少有的文学作品中的一篇。但是他写的太好了,所以他的作品也流传千古。他在文学上面,作品的数量也不能跟那些“传世千首诗,传世百篇文”这些人来比。他作品的产量比较低,但是质量确实很高。

苏轼,中国古代十大文人之首,最杰出的,最天才的苏东坡,诗词书画文,样样独普天下的苏东坡,他是1037年生。周敦颐是1017年生。那也就说周敦颐比苏轼大20岁。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是1007年生的,1007年生就是比周敦颐大十岁。所以周敦颐比苏轼大20岁,比欧阳修小10岁。王安石是1021年生,周敦颐和王安石出生时间最近。

鲁迅是周敦颐的第32代孙,鲁迅是1881年生的。周恩来是周敦颐的33代孙。

周敦颐,字叔茂,道州人(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人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他是中国的理学的开创者。

那么什么是理学?两汉期间,主要是经学。魏晋期间是玄学,坐在那弹玄。隋唐之际,佛教大举进入,佛教文化大举进入。大家都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南北朝那会佛教就已经很兴盛了。在隋唐的时候佛教又是更加的兴隆。佛家文化几乎快把儒家文化给压倒了。就在这个时候,韩愈这些人不是出来反佛吗?那么隋唐之际主要是佛家。

我们来看一下思想界的变化,两汉是经学,魏晋是玄学,隋唐是佛学,然后宋元明清这四朝主要是理学。理学的开创者就是今天咱们讲的这位周敦颐。你就可知统治了四个朝代的思想,统治了四个朝代的思想界的儒家学派的其中一个分支理学,就是这位周敦颐开创,他被尊称为周子。儒家的这些伟人,后世像先秦诸子百家那样对待周敦颐又称周子。鲁迅周树人也是周家周子。朱熹称为朱子。韩愈称为韩子。那这是这些儒家的圣人,后来人们对他们的尊称,那么都是周子开创。

我们经常说程朱理学,程说的就是周敦颐的两个弟子。程是程仪,那么朱就是朱熹。程朱理学也是周敦颐的弟子,他们继承下来,最后到了南宋,集大成者是朱熹。而到了元朝明朝清朝,这种理学是占据了整个思想界,是主导的学派。他们认为这个宇宙间,之所以万物都如此的整齐,如此的秩序,是存在一个主宰。这个主宰就是一种规律,就在各个学派里面把它的叫法不一样。

基督教里面“太初有道,道即上帝”,他把这种叫做上帝。道德经里把这个叫做道。那么这些儒学家,周敦颐这些儒学家把这个叫做理。他认为世界的一切是这样的,世界上万物运转的规律是如此的,他一定不是乱物章法,一定有一个规律在内。这个规律就叫理。他认为人原始状态就应该是不错的,人有不停的修补自己不好一面的本能,把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人要追寻这些好的本能,把那些过分的欲望给斩去,这就是理。

所以儒家有了理学之后,特别讲究格物致知。就是你去分析一个事物他的外在,你去分析这个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对你是有帮助的。因为你虽然分析的是一个事物,不是人,但是他跟人一样是遵从这种天理的。你只要了解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能了解你自身,这叫格物致知。

这下你就明白了,《爱莲说》它表面上看是在写莲花,其实只是通过莲花来分析这个理。只是通过莲花来说人,他说的是人的品质,人的德行,以及怎么样的人是周敦颐最推崇。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爱莲说》这篇文章。

《爱莲说》应该写于1067年左右,1067年他是50岁。所以在50岁上下,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境界,他境界已经很高了。

他小时候就是个好孩子,投奔他的舅舅,他的舅舅对他特别好,他回报他的舅舅,这在当地传为佳话。舅舅对外甥这么好,外甥也是把舅舅、舅妈侍奉如父母一般。从小就是个好孩子,但他50多岁的时候境界已经很高远。

中国人最喜欢的花里莲花当然是一个,但是肯定排不到前三名。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如果把岁寒三友再说出来,梅竹松。再来个松树。植物里面,花呀树呀,这植物里面如果非要让莲花、荷花排到前三名还挺难。

全世界有那么多的国花,每个国家都有他最喜爱的花。英国最崇拜的花是玫瑰花,法国最崇拜的花是鸢尾花又叫金百合,日本最崇拜的花是樱花,意大利最喜欢的花是雏菊,德国是史车菊,然后韩国是木槿花。墨西哥最喜欢的花是仙人掌。智利喜欢白百合。那么中国哪一种算最喜欢的花还真不好说,因为太多了。

有很多说法,说中国的国花实在是一个定不下来。我们应该定四个,有一国一花说,一国四花说,一国八花说,一国十二花说等等等等。而这所有的说法中包括一国一花,说有一个共同的花,就是牡丹花。因为中国人对牡丹花的喜爱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牡丹代表着雍容华贵富贵。

今天学的这篇《爱莲说》不是说了吗,牡丹代表富贵,那是一种庸俗的追求。那为什么大家不会像周敦颐一样都去喜欢荷花、莲花?像佛祖那样就喜欢在莲花上讲道?莲花多好,为什么大家都会喜欢牡丹?

那中国古代文曲星下凡大家也都知道,为什么家家户户最喜欢的不是文曲星?家家户户要贴财神?最大众的追求,最朴素的追求,还是吃饱饭,过上富裕的日子。所以象征着富贵的牡丹花,自然是民间的首选。中国的国花虽然没有定出来,但是从这种种的迹象来看,牡丹花赢的概率更大一些。

我们看一下在莲花之上,排着多少种植物吧。牡丹花、梅花、兰花,然后还有“岁寒三友”梅、竹、松,菊花。所以莲花没有那么高的地位,可是周敦颐却独爱莲花。从周敦颐之后,莲花的地位显然显得更加提高,而且理学家本来就挖空心思,想要把佛家的,甚至道家那些哲学思想和一些文化特质拉入到儒家,使得如能包佛,如可容道。

所以,他在把这个佛家里的盛洁的莲花,道教里面最喜爱的莲花,再拉到了儒学里,岂不是三全其美。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爱莲说》的第二个背景。

古人的诗歌里,对莲花的描写固然没有梅兰竹那么多。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自然没有那么多,但是出镜率也挺高。比如说李商隐有两首诗,第一首是《赠荷花》,“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还有下一首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你看也有很多荷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也非常知名,“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妙哉。那碧绿的荷叶,跟它穿的绿色的绫罗做成的罗裙好像是一色一样,根本分辨不开。他的绿色的罗裙在荷叶之中,分辨不出来呀。人的脸长得也很美,芙蓉当然就是莲花了,莲花的名字太多了,荷花、莲花、芙蓉、芙渠、木芙蓉、草芙蓉、水花还有好多名字,不止我说这些。那芙蓉就是荷花,它的脸和芙蓉一样美,像芙蓉仙子一般美,这个芙蓉和这个脸是分不开的。这个裙子跟这个叶子是分不开的。写的多妙。

杨万里的《小池》大家也都知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本来西湖里的这个莲花也很美,“三秋贵子,十里荷花。”如此之名。

周邦彦代表作《苏幕遮 燎沉香》,那这首词里面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这个举字用的好妙。荷叶圆圆的就像在举着一般,一一风和举。这是周邦彦的《苏木遮 燎沉香》。

下面我们就仔细来讲一讲《爱莲说》这一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只有150个字不到的一篇小短文,写的好精彩。周敦颐也承认“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像是爱牡丹这种花的人,那就太多了。所以他也承认牡丹如果投票的话,大家发到朋友圈里,

刷朋友圈大家最爱哪种花,牡丹肯定得第一。这是他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到底有什么人能跟他一样爱莲花?那我来给大家分开讲解一下。每一部分给大家讲解一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陆草木之花:水,水上。陆,陆地上。因为花花草草的植物,无非就在这两种地方,水上和陆地上。

草木之花:草,草本植物,没有那种粗壮的茎的那种草本。

水上的,陆地上的草本的木本的植物的花种,各种各类的花种。

可爱者甚蕃:这个可爱,它并不是今天的可爱的这个意思,它是两个词,它是可和爱。可这里是可以的意思,值得的意思。爱就是喜爱。水中,陆地上草本和木本的所有的花值得喜爱的甚蕃。甚就是非常,就是很怎么怎么样。very放在句末就very much。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通那个繁,非常多,太多了。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东晋。东晋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个著名的隐士,他在做官的时候,多次出来做官,没做多久特别郁闷叫弃官而走,辞官了事。他做江州祭酒,后来做过几个袁家的幕僚,做过参军,后来最大做过彭泽县的县令,结果在彭泽县的县令的任期内,督邮要来检查他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督邮是专门管县令,三国演义里面张飞怒鞭督邮。当然历史上是刘备抽的那个督邮,还杀了那个督邮,但三国演义里为了让刘备当好人,让张飞当坏蛋,那就是张飞怒鞭督邮。

为什么张飞打督游?因为刘备是平原县县令,督游是管县令的,督游过来管县令,那个时候官场风气很差,又问他要钱,刘备一怒,你当我是什么人,然后就收拾。

陶渊明可没有刘备这种本事,督邮来了他忍气吞声,督邮就是问了他一些话,他就心理素质不太好,他就很难受,这不是欺负我吗,辞职了,他把官印房梁上一挂,骑着一头驴就跑。他说吾岂可为5斗米而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乎。说我怎么可能为了一个月5斗米的高工资,因为当时工资可并不高,县令的工资一个月也就是5斗米,我指的是禄米,不算俸银,禄米一个月只有5斗米,1斗米算30斤,5斗米才150斤,这真的不是什么好工资,这工资很低了。但是那已经是当时的高工资了。这么高工资我都不要了,我怎么能为了5斗米一个月,我就拳拳事乡里小人。不做了,然后就辞职。辞职了之后“夫耕于前,妻耘于后”,他做了个隐士,天天喝酒,结果天天大醉,生的孩子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有的都不识数。

他写了一首诗《责子》,我的孩子怎么没有一个好的,没做什么不好的事,他做的有不好的事就他也能喝,虽然古时候的酒精浓度没有现在高,那也对身体有害。

陶渊明最喜欢的就是菊花,“采菊东篱下”。为什么喜欢菊花?因为菊花好清雅好淡雅,它的花瓣如此细小,是那样的不张扬,是陶渊明心里面仅存的一块净土的守护之花。他觉得那是象征着美好,小而美的东西,是他的心灵世界。所以周敦颐说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除了菊花,其他花都不爱。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我们应该这么来翻译唯独喜爱菊花。东晋的陶渊明唯独或者单单喜爱菊花,自李唐来:那么一个王朝加上他的姓氏,汉,刘汉。这是可以的。宋,赵宋,尤其是赵宋还要经常用到,因为南北朝时期,南朝有宋齐梁陈,那时候还有一个宋,你说南宋大家还以为南朝宋,所以比较容易混。有时候干脆说成那叫刘宋。为什么?因为皇帝姓刘,所以把这个王朝叫刘宋王朝。然后大宋就那个北宋南宋那叫赵宋,所以在一个朝代的前面加上一个姓氏,

这是可以的。就像是西方也可以这么叫,某个家族的某个朝代也可以这么叫,那么,可以叫以前的朝代这样的姓,但是你不能叫自己的朝代,他是北宋的周敦颐,他不能说赵宋怎么怎么样,那就是大不敬了。那他不可以说,但他说以前的朝代加上姓都可以。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是你可以翻译成自唐朝以来,自唐代以来最准确。

你如果不想把这个李字给忽略掉,你不要说自从李嘉的唐代,李嘉的唐朝,那就听着有点怪。你说李氏唐朝以来,自从李氏唐朝以来,你可以在前面加个李氏。字字落实原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要在译文中找到对应。那你这个李字不能给他丢掉,你说李家的又怪,所以你说自从李氏唐朝以来,李氏大唐以来,都可以。你说唐代以来也可以,不说李氏,光说唐代以来。因为朝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个王朝,是个国家,代是个时间概念。比如说我说宋代,就是指的是那个时间,1000年前的那个朝代,那个时间。

我说宋朝指的是这个国家,我说宋朝和金朝打仗,和辽朝打仗指的是这个地点。所以朝指的是这个空间上的概念,代指的是时间上的概念,这个要稍微区分一下。朝,空间概念。代,时间概念。那自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盛爱牡丹。世人就世上的人们。世上的人们盛爱牡丹,盛就是特别的、分外的、尤其的。世上的人特别的喜爱牡丹花。到了什么朝代牡丹和诗歌一样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是珍奇的牡丹品种,皇家寺院私家园林争相种植,尤其是当时还有种斗花活动。大家都比谁家的牡丹花好,把漂亮的牡丹花插在自己头顶上,然后在这个街上逛。大家都比谁头发上的牡丹花好看,还有种斗花活动。长安的西明寺,洛阳的上清宫,都是种赏花的最好的地方。到了花开的时候,车如流水马如龙,大家都要去看。如果不去看的话,如果你是一个风雅之士,你是一个有地位的有名望的人,你都没有去洛阳赏过花,赏过牡丹花,那你就太弱。唐朝的时候一种时代风尚。

那么我记得周敦颐有一首诗也专门说莲花,它里面就有一句不上美人头。周敦颐的一首诗里面就说这个莲花他好就好在他很清雅,他一点都不招摇,他甚至不上美人头。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牡丹花戴到头上没有问题,玫瑰花蔷薇花OK的,可是谁会把一朵莲花戴在头上,还真没有。莲花也就举在头上当雨伞,但还真的没有把莲花戴在头上,叫不上美人头。

这首诗叫《题莲》。佛爱我亦爱,佛祖最爱的就是莲花吧。佛祖刚生下来的时候,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各走了9步,每走一步走在沼泽地里走,每走一步脚底下就绽放出一朵莲花,嘣嘣嘣嘣走了一圈一个正方形的莲花,然后沿着这个正方形的内切圆,绽放出一朵大如车顶盖的莲花。佛祖走上这朵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好霸道,佛祖刚生下来就这么厉害。所以你看佛祖喜欢莲花,后来把他占着的这朵莲花送给了观音居士。然后道家也喜欢莲花,哪吒不就是在莲花上重新获得的生命吗。

那周敦颐的《题莲》说“佛爱我亦爱”,佛祖爱这个,我也爱这个。“清香蝶不偷”,它也很香,但是你看蝴蝶就不会过去,不会招蜂引蝶的,这种花好清爽。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美人不会把它戴在头上,就不像唐朝的人头上戴牡丹花一样。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这首诗叫《题莲》。

第一段我给大家翻译一下。

水中的,陆地上的草本的木本的各种各样的花,值得去喜爱的非常非常多。东晋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普遍都特别喜爱牡丹花。第二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是我。我却唯独爱这莲花,喜爱这莲花,喜爱这莲花的哪些方面?我却唯独只喜爱这莲花的从淤泥长出却不受淤泥的污染。

我刚刚说了这篇文章里的物就是人,格物致之,物就比人。所以这个莲花自然是正人君子。那这个淤泥指的就是官场昏暗。周敦颐只是靠着自己的舅舅,做了一些小官,做的虽然是小官,比如说他在永州做这个判官。永州通判判官就相当于一个一个县的副县长,一个市的副市长,同时还能监察你的一把手,就是宋朝的时候的官员的设置的一个特色,就是朝廷里的官外放到了外地,尤其是一些武将众门亲武,你去当一把手,然后还要给你安个二把手监督着,这是二把手。他只当过这样最大也就是副县长、副市长这样的小官,靠着他舅舅。他并没有做什么大官,他也没有兴趣做大官。

家里比较小时候家里特别的困难,有个一官半职能解决家里的生活问题。因为待遇各方面的补贴都比较多,他不像陶渊明,我干脆什么官都不当了,我直接自己去采菊东篱下,我夫耕于前,妻除于后,不是,他也不像牡丹花那样,我做官我就要做出个样子来。我叫爱钱,我叫爱权,我叫爱民,我就爱这些世俗之物,我就要跟别人争,我就要当上大官,周敦颐他不是这样,他像莲花。

说虽然官场已经是一滩淤泥了,但是我希望我能够像这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我却唯独只爱这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莲花的什么特点,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淤泥的污染。濯清涟而不妖:濯是洗涤的意思。大家看到了濯是洗涤,在清水中,在这清澈的有微波的水中洗涤了之后,却不显得妖艳。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污染,从清澈的水波中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中通外直:我的中间是空的。那个杆中间就是空的。我里面是空的,就我很虚心,他的颈中间是贯通的。

外直:我的外形是笔直的,我内心很谦虚,但是我做人挺起脊梁,我不低头,我是有骨气的。

你看用它来形容正人君子真是太妙了。但是你翻译的时候你要说它的茎中间是通的贯通的,

而它的外形是笔直的。

不蔓不枝:不生出枝慢,就是可以去攀爬的那种枝蔓,也不生枝,不是不生蔓也不生枝,就不生出那种蔓,也不节外生枝。不生出那种枝节,这里一节,那里一节,长得很花哨,不像莲花就长一根,这样叫不蔓不枝。形容正人君子,比喻正人君子,他不去攀龙附凤,不去结党营私,不去依靠别人。我就我自己,我就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就是我自己,活的很独立,活的很傲爱,活的很有骨气,活的很有风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像远处传播,显得更加的幽香清雅。亭亭净植就是干净的,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的观赏它,但却不可以靠近去玩弄它。亵就是亲近但不庄重。看到一个东西,如果你是尊敬他,对他的喜爱,远远的观赏。如果你对他心里面没有尊敬,只是很爱很喜爱他,那你就会有些狭义的动作。这就是亵。所以人们可以远远的观赏他,但却不可以靠近了去玩弄他,那你就掉水里。写的多妙。

我们来看一下这一段。

我却唯独喜爱这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这淤泥的污染,它经过清澈的水波的洗涤之后,却不显得更加妖艳。它的径中间是通的,外形却是挺直的。它既不生出往外攀爬的蔓,又不生出新的枝节。他的香气往远处传播,反而显得更加的幽香清香。他极他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人们只能远远的去观赏他,但却不可以靠近了去玩弄他。

最后一段。予谓菊:我认为菊花,我说菊花。

花之隐逸者也:也是花中那些懂得隐逸的人,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就是花中那些追求富贵,代表着富贵的花。第一个是代表着隐士的花,第二个是代表着富贵的花。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却代表着花中的君子,是代表着君子的花。

你翻译的时候,这3段你要句式统一。你要么就说,我认为菊花是代表着隐士的花,我认为牡丹花是代表着富贵的花,莲花是代表着君子的花。或者你反过来,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呀。刚好这样句式对应两种都可以,但是你不管用哪种你的句式要对应。因为原文中是对应的,你也要对应好。

最后说,噫!感叹着,就是哎呀。所以这个噫你可以翻译成哎呀哦都可以。

菊之爱:对菊花的爱。

陶后鲜有闻:在陶渊明之后很少有人听说。确实在唐朝这么一个张扬的时代,谁会爱菊花,到了周敦颐生活的宋朝,这么一个文诗大放异彩的年代,谁会爱菊花,谁想归隐,只有东晋时期,这个屡屡不得志的,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才会想到归隐。所以对菊花的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说,就很少听说到。对莲花的爱,像我一样同予者,同予跟我一样者的人,对莲花的爱跟我一样的人,又有谁还有什么人,还有何人,跟我一样的还有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牡丹花的爱,应该有很多人了吧。

这部分再说一遍。对菊花的爱在陶渊明之后,在东晋的陶公之后,还显得你很尊敬陶渊明。在东晋的陶公之后就很少有听说了或者很少有耳闻了。对于莲花的爱,跟我一样的又有什么人,对于牡丹花的爱,那应该就会有很多人了吧。这个众就是很多的意思。他说像陶渊明那样追求做隐士之事的人后来很少了,没怎么听说过隐士。像我这样想在官场中不受他们污染的人,其实也挺少的。可是像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普罗大众,到处都是。

这就是《爱莲说》。我把三段都给大家翻译完了,我再串讲一下。给大家再整个过一下,大家来查漏补缺,看看有哪一部分是我没讲的。我们再来过最后一遍。

水中,陆地上草本木本这所有的花,值得我们去喜爱的有很多了。近代的著名隐士陶渊明,他唯独就钟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特别喜爱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而我却唯独只爱这莲花,爱它的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淤泥的污染,爱它的被清水的柔波洗涤,却不显得过分的妖媚,爱它的杆中间是空的可是外形却是笔直的,爱他不生出蔓藤来也不生出枝杈来,爱它的香气向远处传播,而觉得更加的清香,爱它的干干净净的挺直的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的欣赏,却不可以靠近了,去轻易的赏玩。

我认为菊花代表了花中的那些隐逸的人,那些喜欢归隐的恬淡的与世无争的人。我认为牡丹花是代表了花中那些喜爱荣华富贵的人。我认为莲花才是花中的才,代表了花中的正人君子呀。哎,对菊花的喜爱,在晋朝的陶公之后,我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如今又能有什么人,而对于牡丹花的喜爱,那应该还是有很多人吧。

这就是《爱莲说》的全文的解释。让我们再来最后梳理一下,他这些物代表的人身上的品质和含义,这是典型的托物言志,借物舒怀。尤其是周敦颐特别提倡写文章,你一定不是就事论事,一定不是借写物就是物,写景就是景,一定要在这物和景之上有情有理。所以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文章,大家一看也就看出来借物舒怀。

那么他提到的一切外物都好比是人,因为我说过了格物致之。那么物就代表人,莲花就代表君子,因为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更何况做到了这一步之后它才更加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所以莲花就代表了君子,有傲骨的,不攀龙附凤的,独立的正直的,虚心的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就是不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就是纯真但却不谄媚,中通外直就是我虚怀若谷而且我正直,不蔓不枝就是不攀附权贵不结党营私,香远益清就是我美名远播,君子爱自己的名声。亭亭净植就是我独立高洁,一副高冷女王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就是可以被人尊敬,但是不跟人过分亲民。这就是君子,这就是花中的君子。

那么这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后世的人们对莲花的喜爱就更加突出,就好比很多伟人去世了之后,大家总要通过一个坟墓也好,一块纪念碑也好,一个故居也好,我们总得通过某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去对他进行缅怀追忆。所以人们膜拜崇拜正人君子和这样的风度,这样的做派,这样的风范,但不能只是靠嘴上说,靠文字里传递,还得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于是人们从此就把莲花作为了花中的正直的代表,作为了这种独立的有傲骨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为了这种恬淡的不追求荣华富贵品质高洁的人的代表,就把他给事物化。当我们从此以后看到这莲花,或者当我给你介绍了莲花,还叫荷花,浮渠,芙蓉各种名字水花之后,你看到跳水运动员,看奥运会的时候,跳水运动员跳到水里,溅出来的那个水花,你可能一瞬间都会想到了,水花水芙蓉,不就是莲花吗。可能就会联想到了高洁的品质,可能就想到了莲花,想到了正人君子,这一切这种传承下来,从周敦颐开始传承下来的对水花、对莲花、对荷花的这种喜爱,可能就从此流传,流传到今天。

当我们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被它的这种巧妙的比喻所打动。这莲花真的好像正人君子,也被它这朴素的追求所震撼。一个理学的开创者,一个伟人,周子他最喜爱的就是这不攀龙附凤的独立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爱莲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2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