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年人的词语(中年人的悲哀有谁知)

“人到中年,会时常觉得孤独。因为一睁眼发现周围都是依赖你的人,而你想依赖的人根本没有。”一位微博主的话,引发诸多共鸣。

很多年前,一条汽车广告显示了这样的场景:宽敞的七座车上,爷爷奶奶、老婆孩子舒适地坐看,有说有笑,而开车的中年男人偶尔通过后视镜看着这一幕,发出会心的、甜蜜的一笑。当时只道是寻常,在中年的颜料缸里浸染多年后,才深深感受到一种溢出广告主题的深意:上有老,下有小,真真考验着一个中年人肩膀的宽阔度、强硬度。

有人“抬杠”说,依赖你的人,也可以成为你的依赖。这话不无道理。但要知道,一个家庭对中年人的依赖,往往事关生存资料的来源,亦即性命攸关。而中年人对于老小的“依赖”,更多是精神上的。1980年代,爷爷活着时,有份退休工资,可以不时拿来补贴我父亲。那时我们一家数口,只靠母亲的单劳力和父亲在医院的一份微薄工资过活。这是一种普遍性的,也是每一代中年人都有体会的压力。

中年人提供的依赖则完全不一样。这种依赖一旦失去,就会对一个家庭产生致命影响,形如一座建筑中的房梁被猛然抽走,再也无法保持安然之状。中年人常被比喻为“顶梁柱”,原理和内涵,就在这里。

不久前看过一部韩国电影,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离乱之中,一家人逃难,父亲在下船寻找落单的小女儿前,把撑起一个家庭的责任托付给了大儿子。他们就此失散于人海。在没有父亲可依赖的日子里,尚为少年的大儿子和母亲接过了养育弟弟妹妹的担子。表面看,一个“顶梁柱”的失去并没有让一个家庭崩溃,但你不能无视一个事实:这个少年是提前过渡到了中年阶段,成为“娃娃中年”,他所承受的艰辛,说到底还是中年人的一份欲说还休、挥之不去的辛酸。

他的故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不敢死。这也是很多中年人的共同感悟:人到中年,连死的资格都没有。

前几天,一条短视频看哭了很多网友。视频中,一位很久没回家过年的男子,坐火车站了40个小时,他带着一麻袋的零食,却不敢吃一口。火车站一位女乘务员心疼之下,好心地为他提供了饭菜。他吃着饭菜,红了眼眶。网友的点评很到位:突然而来的关心直击着一个父亲的心灵,从来只有自己关心别人(家人)的份,现在却有一位陌生人关心自己。

养家究竟是一项“实务”,来不得半点虚幻和浮夸。这样一位在千里之外打工的父亲,往往代表了一个家庭的全部收入来源。他们扛下了所有的重担,揉碎了所有的风霜,为的就是千方百计给家人以依靠的资本。他们的肩膀上,伤痕累累,但从不敢歇一歇。

然而,中年意味着人生开始走下坡路,意味着原本能扛十袋水泥的肩膀,如今只能扛起八袋。尽管中年人全力以赴,但有时未免力不从心。

而此时,“老小”问题恰恰展现最严峻的一面。“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固然是一幕生活变奏曲,但好在孩子可以通过成长越发强大、独立,可老人的情况却相反。中国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有4000万。数据背面,是很多中年人既要养家糊口又要照料卧床不起老人的极度困顿。这种困顿也可谓“抽刀断水”。谁都知道,照顾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说到底不是钱的事,而是精力和时间的事。一面是力有不逮,一面是孝道和舆论的逼问,中年人只能委屈求全。

在苦苦承受一家人的分量之外,中年危机成为另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当一个中年人打算把一份工作好好做下去的时候,却面临各种变数。事与愿违,十之八九。例如,不时而至的裁员,上司的挤压,同僚的倾轧,抑或公司倒闭,都会让一个中年人跌入困局。

年轻时,生存方式并未定型,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于是总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在一个单位、一个城市待得不爽了,换单位、换城市,不在话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几成年轻人的座右铭。我在进入中年之前的几次“拍案走人”乃至千里迁徙,多是这种心理使然。

进入人生下半场后,猛然发现,“说走就走”渐成奢侈之事。虽然很多中年人并非一无去处,有些岗位上的中年人依然吃香,依然有来自外面的邀约,但此时,拂袖而去,很难再有“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快意,在反复计算、反复妥协后,事情变得复杂而沉重。

于是乎,中年人在单位往往是“最不硬气”的群体,为了家人,为了生计,他们常常瞻前顾后、一忍再忍,舍弃了当年的雄心,做出了莫大的牺牲,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轻人挤兑他们不敢抗争、没担当,不厚道的领导则更是视之为“软柿子”,可又有谁能听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2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