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不当初下一句是什么(别让自己败在优柔寡断上)

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可亡也。

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面对各色各样的选择以及取舍,且往往都伴随着机遇。

如果当我们遇到选择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缺乏决断,那就会不断错过机遇,轻者沦为庸人,一辈子碌碌无为,重则失去一切,身首异处。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西汉开国功臣,被刘邦评价为“汉初三杰”,后世追为“兵仙”“神帅”,近代更是被追捧“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韩信,就是极其典型的优柔寡断害死自己,落了个命丧 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悔不当初下一句是什么(韩信悔不当初!别让自己败在优柔寡断上)

影视剧照

秦灭六国后,各国贵族后裔流落平民间,不得不跟普通人一样为了活下去而努力工作着,但楚地淮阴的韩国权贵之后韩信并不服。

韩信认为自己留着贵族的血脉,应该要做顶天立地的大事,因而不种地,也不经商,觉得这丢自己的分子,整天拿着祖传的兵书,腰间挂着一把长剑在街上晃悠,成为淮阴人眼中的“街溜子”一枚。

成为别人眼中无所事事的人后,在哪里都不是受欢迎的。韩信在南昌亭的亭长处吃闲饭多月之后,惨遭亭长老婆扫地出门,沦为一方笑谈。

更让韩信无语、气愤的是,尽然在大街上惨遭屠户少年羞辱,在对方武力威胁下,被迫承认自己是胆小鬼,钻了一次裤裆,史称“胯下之辱”。自认贵族的韩信,他本是瞧不起屠夫这类底层之人,如此一辱是对他自尊心极大的打击,甚至留下影响深远的心理创伤。

不过受伤归受伤,韩信心中那股傲气并未消退,他在等机会,等一个能让他大展拳脚的时机。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看似强壮无比的秦帝国,瞬间千疮百孔。在楚地,楚国原权贵项梁项羽也乘势起兵反秦,成为一方诸侯势力。

风云突变的局势之下,韩信同样敏锐察觉到机会,于是雄心壮志的投奔项梁、项羽,然后小地方来的小贵族并未被重视,仅给了个执戟郎的工作,在项羽身边给他看大帐,就是我们俗称的“保镖”。

“保镖”这个岗位因为离着项羽近,理论上是可以大有作为,毕竟进言机会多,煽枕边风有可能。但是遗憾的是,韩信遇到的主子是项羽,是一个极其有个人主见的人,因而韩信的多次提议都被拒绝。

拒绝的次数多了,不想一辈子当“保镖”的韩信不自信了,受伤了,看不到希望了,最后他选择另谋出路。

韩信是有当权贵的志向,怎么能当一个大头兵就结束了,韩信不服!于是他来到项羽死对头刘邦处投靠,可惜刘邦也没看出韩信是个能人,给的仅为仓库管理员连敖职位,韩信从“保镖”变“保安”了,“保安”韩信可谓心都是碎了 。

良马易得,伯乐难求。韩信再次绝望并选择出逃刘邦阵营时,他遇到了萧何。萧何甚是欣赏韩信才能,当得知韩信出走,上演了名传千古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浪漫事迹”。

最终在萧何的极力推崇下,韩信官拜刘邦的大将,成为领兵核心。萧何给刘邦的理由很直接简单暴力,你刘邦想做汉中王可以不用韩信,但是要争夺天下,韩信是必不可少的,他是你成就王图霸业的关键。

悔不当初下一句是什么(韩信悔不当初!别让自己败在优柔寡断上)

影视剧照

韩信升任领兵大将核心后,也没有让萧何失望,反手就是一个王炸,推出楚汉争霸的汉方基本盘“汉中对”。

项羽在秦地设置三王,以此困死刘邦在巴蜀之地,面对战力强悍的秦军班底,刘邦是胆怯又束手无策,而韩信直接点出了破绽:

关中三王章邯司马欣董翳作为秦朝旧部却叛逃,并眼睁睁看着二十余万人下属被坑杀而独活,跟秦地的百姓并不同心,甚至可以说秦地百姓对他三是恨之入骨,毕竟被坑杀的人中,有的是他们的儿子,有的是父亲。

韩信一语道破,刘邦恍然大悟,于是推动还定三秦战略,以仁义换民心,自下而上把关中三王整废,最终撕破项羽困死刘邦在巴蜀的铁笼,拉开楚汉争霸的序幕。

韩信不但在战略上有慧眼,他领兵战术也是独一份,不是只知坐在庙堂高谈阔论那种人,是可以上一线,撸起袖子袖子干对手的种。

灭魏之战中,魏王守在蒲坂,布下铜墙铁壁封锁黄河渡口。但那知韩信来了个声东击西,韩信将手中的兵马分2路,一路造大船,声势浩大的正面渡河,将魏王死死的牵住,另一路则从小路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得知大本营被攻,魏王方寸大乱,最后被前后夹击灭掉。

灭赵之战,赵军占尽优势,但韩信玩心理战。他先是率部“逃跑”,在退路上背靠河水摆开阵势,形成已无退路的绝阵,让赵军认为韩信必败了,于是疯狂追击、争夺战利品。相对,因为无路可退,韩信所部士兵也爆发惊人战力顽强抵抗,在必败的局里硬是没有崩溃,抗住了进攻。

也就在赵军狂喜追击之时,韩信一支伏兵攻入赵军军营,并将军营插满汉军旗,待赵军久攻不下准备返回驻地休整时,赵军见大营全是汉旗,顿时军心大乱。

赵军乱,韩信乘胜追击,不久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活捉了赵王赵歇。

事后有人问韩信为何要背水一战,他道“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韩信一场心理战,不但做了对手赵军的局,自己所部也在他的大算计之中,韩信在战术上是真的心思缜密。

灭齐之战,楚国名将龙且齐王田广合力抗汉,号称有二十万人,韩信面对强劲对手没退缩,他抓住龙且急于干掉自己的心理,在潍水对阵之时,假装逃跑,勾引龙且渡河,就在龙且所部渡河时,韩信在上游决堤放水,尽淹楚军,尽得齐地。

当韩信拿下齐地,加上之前的赵国魏国旧土,直接控制在韩信名下的势力范围,已经能够抗衡项羽、刘邦,是有三分天下的能力。

靠着这个能力,韩信生了私心,趁着刘邦被围困在荥阳,急需救援,他携军迫使刘邦封他当了个齐王,露出反意,引起刘邦的勃然大怒。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韩信要反,要自己当大诸侯王的时候,韩信自己不反了,他拒绝了谋士蒯通的三分天下倡议,认为刘邦授自己上将军印,给自己数万兵马…… 对自己言听计从,才有了自己今天的成就。所以背叛他是不对的,他死也不背叛。

面对人生抉择,韩信可谓是瞻前顾后,要当刘邦臣子,不好好当,干胁迫主子的哈事,说他造反呐,他又讲起知遇之恩, 韩信可谓将优柔寡断体现的淋淋尽致。

办事坚决是智者果断的表现,优柔寡断是办事情的祸害。

悔不当初下一句是什么(韩信悔不当初!别让自己败在优柔寡断上)

影视剧照

韩信的犹豫很快就遭到反噬,韩信觉得自己对刘邦是忠心耿耿,自己在能造反的时候,都还想着忠于他,自己是大大的忠诚。

但是,刘邦只记住了,你韩信这小子,尽然阵前威胁自己,不给王,就不救自己了,这是要反了天了,这心可诛啊!

于是在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就马不停蹄率领亲信入驻韩信大营,亲自执掌兵权,将韩信改封楚王,可以说是把不信任完全写在了脸上。

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韩信任楚王后,刘邦以及他的朝廷依旧是不放心,关于韩信要造反的声音从未断过。前201年,刘邦决定进一步削弱韩信,但是碍于自己兵马没有楚国精锐、将帅没有楚国牛逼,担心全盘崩溃,于是他选择诱捕。

刘邦公告天下,说自己要云游巡视全国,其中有一站是楚国,韩信需要孤身来觐见。为保万无一失,刘邦手下能打的樊哙夏侯婴灌婴等悉数到场坐阵

面对刘邦的召唤,韩信也是听到了是要收拾自己的风声,此时他若拥兵造反,不难成一方势力,然而,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想造反,又自认为无罪过,想谒见,又怕被擒获。

刘邦到达楚地后,韩信全军戒备,让刘邦不寒而栗,这是韩信造反的准备。就在刘邦可能都认为韩信这是要开打了,韩信却又孤身觐见表忠心。

刘邦目的很明确,是要收拾韩信,因而韩信一到,即刻将其抓捕,韩信只得留下“天下已定,我固当烹!”的无奈狂啸。

面对韩信的指责,刘邦看着对面磨刀霍霍向自己的楚军,只回了句“若毋声!而反,明矣”。

最终韩信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再在不久之后,被刘邦之后吕后诱杀在长乐宫钟室。

“信言恨不用蒯通计。”

这是韩信最后的遗言,到死才后悔当初问鼎齐地时的选择。

韩信的失败不是说他没有造反刘邦是错误的选择,而是韩信面对选择的时候,他忽左忽右的来回走,他真效忠刘邦,就像萧何一样,从一而终,不要想造反,但他自己内心又做不到,他不服刘邦凭啥子是皇帝。

韩信不服刘邦,他就造反试试,争一争这天下啦!韩信又突然想起刘邦的好了,多次放弃机会,一步一步让自己再无机会和能力,只能束手就擒。

韩信一生打仗没怕过谁,但败在了优柔寡断上,落了不得善终。我们在生活中决策果断点,面对选择,需要明确做出选择,哪边都想顾,到头来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63112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88100.com/25665.html